字词模式
句模式
段模式
系统设置
更多按钮
网址切换
保存状态
用户反馈
页面收藏
-AA+
巧用抑扬 跌宕多姿

抑扬,是中文传统的情节安排的艺术技巧之一。历来为文章大家们所重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爱有憎,有褒有贬。文章作品为表现作者对事物的褒贬情绪,于是就形成了抑与扬的辩证技巧。“抑”就是贬,批评的意思;“扬”就是褒,赞美的意思。刘熙载先生在《艺概》中说:“抑扬之法有四:曰欲抑先扬,欲扬先抑,欲扬先扬,欲抑先抑。”下面着重淡淡“欲扬先抑”的技法,因为同学们作文时运用抑扬法的机会最多。

欲扬先抑,就是作者为肯定和褒奖某人某物,先作某些退让,有意贬抑或否定,而后再着力褒扬,让人景仰。这种以退为进的技巧,显然是符合艺术辩证法的。

运用这种技巧,首先应明确抑与扬的辩证关系。“抑”是手段。“扬”是目的。“抑”不过是虚张声势,撩人眼目;“扬”才是真情所寄,实指所归。前面的“抑”是为后面的“扬”蓄势,前面“抑”得越低,后面便“扬”得越高,这个事物的价值,可在一抑一扬、一起一落之间表现得更充分、更彻底。

《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什么在歌颂志愿军战卜是最可爱的人之前,要抓住有的人的隐约心理呢作者在第三段首先说这些“兵”“很平凡”、“很简单”,没有“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丰富细致的感情”云云。通过这样一“抑”,既引起了读者重视,又造成一种错觉:是呵,有什么可颂扬的地方然而作者笔锋陡转,用“可是”就由抑转扬了:“……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这“扬”,如巨浪排空,把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和颂扬喷发出来。

在全篇结构上也可运用欲扬先抑法。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的开头对蜜蜂是大肆贬责:儿时被蜜蜂蜇丁一下,对蜜蜂“总不人喜欢”,“每逢见到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无疑这都足“抑”。然而,通过对蜜蜂的不断了解,感情逐渐发生了变化。喝蜂蜜动了情,这是一“扬”;看到蜜蜂的辛勤劳动,不禁一颤,认识到它足可爱的小生灵,具有高尚的精神,这是二“扬”:特别看到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劳动,“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的情景时,又把对蜜蜂的赞美引向对劳动者的讴歌,这是三“扬”;最后在文章结尾写“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更足寓意深远,这是第四次“扬”。作品通过先抑后扬,表达了对小蜜蜂,进而对劳动者辛勤劳动、造福人类的高贵品质的深情赞美。

其次,要掌握“抑”、“扬”转化的“火候”。“抑”未尽意,就开始转“扬”,抑起不到反衬的作用,因而实际上就“扬”不起来,“扬”不饱满,也不得力;如果“抑”得过分,迟迟不“扬”,就会冲击“扬”,甚至成为“扬”的讽刺,实际上也是扬不起来。那么什么是抑扬转化的“火候”呢那就是多半可以用“然而”之类的词表示转折的地方和时候。在内容上,转折前后很自然地构成转化的关系;在句子形式上,有许多就直接用了转折词。茅盾的《白杨礼赞》在渲染黄土高原“单调”的背景过后,立即用“然而”转折,着力描写白杨树的高、直、倔强,于是就“扬”起来了。当然有的转化不必有词语标志,但也一定要有转化的时机,这就是说内容上不能喧宾夺主。

再次,要处理好“抑”与“扬”的分寸。是不是“抑”到极处,也就是“扬到极处”呢不能这样笼统地说。“抑”的分寸,一要掌握在现象或外形的极处,二要掌握在“迫于反击”的极处。反击战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开始的,文章的“抑”也止于“撩拨”到顶的时候。假若蒲松龄的《促织》里那个少年在三“笑”过后,在“屡撩”的情况下,小虫还不暴怒反击,就说明少年“笑”得有理,小虫真的无用。而小说恰在这里起“扬”,有分寸,用得恰到好处。

松的启示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 尹梓凡

我见过许多松,在记忆里都只剩下它们模糊的背影,好像无一例外地都生在肥沃的土地,树干笔直,青葱的树冠直插云霄,庄严而威武,尖尖的针叶拒人千里,潇洒中又透着股不可一世,像中世纪里不苟言笑的国王。

除了这一棵。它不幸降生于悬崖峭壁上,贫瘠的已不能称之为土地的地域中散落下希望的种子,风尘将它包裹石缝间,被岁月磨砺出的尖利棱角轻易地就伤它于静默地流逝中。而现在的它,遒劲的根分支成无数,好像索取的手,狠狠地伸进缝里,是那样深,急切地抓着养分,气急败坏地搜寻。枝干有着弯曲的弧度,苍老得好像一位佝偻着身子的老者,偏偏树冠又倔强地直立着,针叶颔首,微微带着点儿嘲弄。

说实话,我并没有被这棵孤苦伶仃,顽强生存的松感动,正相反,我嫌恶它。它古怪的身姿是那么刺眼,扭曲的枝干少了那么一点浩然正气,直立的树冠像是在炫耀自己与众不同的生存能力,那深陷入土的根不仅丑陋,而且贪婪,不是乞讨,而是劫掠,充满着世俗的肮脏,把松的凛然、高洁、伟岸像它的枝干一样扭曲,白白污蔑了它们的好名声!它有什么特别的?不就是环境艰苦了些么!我以嘲笑的目光回敬着它,冷眼瞧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用惊叹的目光簇拥着它,沐浴着它,而它呢,得意地愈加摆出一副傲然的姿态。

“恶心!”我愤愤地想。耳畔突然传来谁的絮语,凝神一听,竟是说它。“这棵松,少说也有几百年的资历,多少年来,河道改变。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惟独它留存下来,屹立在黄山……”导游的话音未落,就有人虔诚地抚摸着它的身躯,惊叹。“过去,它被风夹带着许多种子一起。很多种子都在肥沃的土地上着陆,欢天喜地地生长着,轻松而悠闲,惟独它夹在石缝中,不遗余力地为了生存而奋斗,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劳累不堪。”“这不公平!”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打着颤,是一个小男孩,一脸认真,手握成拳,为它鸣冤。导游微微一笑,优雅的措辞流淌在天地间,听得清楚无比:“不错,是不公平。可是它没有被环境左右。它主宰着自己的命运而并非环境,它的生命由它作主,生来的不公没有毁灭它,而是铸造了一个钢铁般的生灵。现在你看,它哪一点比生来优越的松差呢?”半晌无语,继而掌声雷鸣。

哦,松且如此,更何乎人?我们的容貌、天资以及上天在我们降生时赋予我们的能力参差不齐,这也许不公平,但我们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你可以选择一直被天生不足而困扰,自暴自弃,荒废命运。你同时也可以忘却不足,努力去改变,做自己的主人。命运不会因为你的先天不公而抛弃你,它静候着你的选择,把两扇大门为你敞开。虽然你没有得到优越的条件,难道你就因此滞步不前,永远甘步后尘,让先天的缺陷左右你的人生?

我又望着那棵松,不由满怀敬意。

是的,我的命运,我作主!

【点评】文章开头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记忆中松的威严和庄重,为下一段写这一棵松的独特埋下伏笔,接着用欲扬先抑把松的丑态写得淋漓尽致,更显出我对它的厌恶,又通过导游的介绍以及小男孩气愤的话语,由抑转扬,设计巧妙。托物言志,由松联想到人,生动地阐释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理,升华了文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