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模式
句模式
段模式
系统设置
更多按钮
网址切换
保存状态
用户反馈
页面收藏
-AA+
老北京与二锅头不能不说的故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早年间,老北京市面上没有瓶装酒,大家请客都要到街上的酒铺里打散酒,俗称“零打”或“散打”,酒铺里有几个大酒缸,盛着京城各路有名的烧酒,打酒用木制或竹制的酒墩子,有大有小,一两的,二两的,半斤的,保准不缺斤短两。当时街面上卖的最好的就牛栏山东路烧酒(即牛栏山二锅头酒),因为口感地道,喝着得劲儿,格外受北京人的青睐。无论是在家小酌,还是在四合院里、胡同老槐树下,人们把酒言欢时都喜欢用它。

三五好友聚餐,离不开这二锅头。一瓶酒打开,将酒分倒在几个杯子里就开喝。有的是豪饮,几口酒下肚,话就多了;有的是浅尝,慢慢喝,细细聊。这种情景在北京城的小酒铺里触目皆是。大家知道,老北京人有两大嗜好,一是泡茶馆,二是下酒铺。会个朋友或自己休闲,都愿意到那小酒铺去。二三两酒、一盘花生米,喝着聊着,而这酒大都是二锅头。

对这一点,小酒铺的老板心里“门清”,每天上板关门后,要办的一件事就是查看铺里的二锅头还剩多少。不多快没了,赶紧让伙计们去上货,就怕第二天一开张“断了顿”。那可是影响酒铺声誉的大事,马虎不得,而且也对不起常来酒铺喝酒的人呐!

在北京随处可见的小酒铺里,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粗愣的条凳上,坐着三三两两的酒客,肘倚着木桌,面前是盛着酒的粗瓷碗和一盘花生米或者别的什么小菜,或抿或品,很是享受,甚是惬意。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怡然自得高谈阔论,醉眼迷离,难掩常人七情六欲;油脸飞红,尽显俗世众生百态。

在学生“大串联”那个年代,两个外地红卫兵路过德外关厢酒铺,闻到一股浓郁诱人的酒香,一见里面的老头儿津津有味地喝酒,忍不住走进去,打二两来尝。刚喝了一口,两人就龇牙咧嘴摇头晃脑地出去了。留下桌上的两个半碗白酒,也留下老头儿们挤眉弄眼的啧啧作叹。同事一起聚餐,桌上的白酒是二锅头。有人提议先干一个。樊工皱着眉头喝一口言道:“呵,好家伙,真像一个大红煤球儿,从嗓子眼儿烫到肚脐眼儿。”有人笑道:“得,为这大红煤球儿再走一个。”老樊说:“你们喝吧,我得抽根烟了。”说着,伸出已经熏得焦黄的手指去拿烟。樊工的徒弟小荣说:“ 您划火,别把嗓子眼儿引着了。

二锅头与北京人最投脾气,二锅头味冲,如同北京人的性格,简单、直接、爽烈;二锅头醇厚,觥筹交错间便将不同年龄、不同世界的人包容于一片天地。二锅头酒香,香味溢出酒缸酒碗,借着风向在大街上打着旋似地飘散,钻进过往行人的鼻腔,逗弄刺激着人的感官。香吗?真香!对没沾过酒的人而言,馥郁的酒香比白酒更具诱惑力——这不同于肉香、花香的香味儿更能撩拨人去作跃跃欲试的体验。

这浓郁的酒香味传承百年,如今的牛栏山酒厂至今仍在沿用古老的“地缸”发酵法,恪守传统的“清蒸清烧”酿造工艺及自己独特的传统酿酒工艺。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牛栏山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是数百年来历代酿造匠师们的智慧结晶。 1958年时酒厂规模还很小,生产区一共两个厂房, 40几个人,工人分六个小班,一个班六个人。生产车间就在现在的酒文化展厅附近,酿造的是二锅头。工艺都是过去老烧锅传下来的,烧酒用的水就是现在酒文化展厅里那口井的井水,这口井水质甘甜,特别适宜酿酒,酿出的酒口感很好,北京城里城外远近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