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模式
句模式
段模式
系统设置
更多按钮
网址切换
保存状态
用户反馈
页面收藏
-AA+
猴年两头无“春”系正常历法演变

再过不到一个月,中国民众就要迎来农历丙申猴年。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即将到来的猴年中,将出现中国传统历法中的“无春”现象。天文专家表示,这是正常的历法演变导致的。

201628日至 2017127日,为农历的“丙申年”,俗称“猴年”。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所谓“无春”年是指在农历的一年中没有立春之日。由于立春节气通常在每年的 24日,因此,“猴年”确实没有立春。 2016年的立春在 24日,而此时仍然是农历“羊年”, 2017年的立春在 23日,但那时已经是农历“鸡年”了。所以,即将到来的农历猴年没有“立春”这个节气。

那么,“无春”是如何形成的呢?天文专家解释说,节气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 360度,计 365.2422天,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 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二十四节气。与阳历不同的是,阴历是按照月亮圆缺变化周期安排的,每个月平均为 29.5306天, 112个月,有 354.3672天,比阳历的年少 11天左右。

为了协调阳历与阴历之间的天数,于是产生了阴阳历,即现行的农历,采用的方法是“ 197闰”法,即在 19个农历年中加上 7个闰月。农历闰年因为多了个闰月,因此一年有 383天- 385天,而农历平年一般有 353天- 355天,故闰年有 25个节气,平年有 23个或 24个节气。因为立春在岁尾或岁首,所以经常出现立春节气跑到了上一年的岁尾或跨到了下一年的岁首,这样就出现了“无春”或“两头春”甚至“单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