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模式
句模式
段模式
系统设置
更多按钮
网址切换
保存状态
用户反馈
页面收藏
-AA+
野蛮粗暴的慈善可以休矣

发愿是善心,而收获的是跳蚤,慈善做成这个样子,谁来为今天的局面负责?

现在,最郁闷的应该是广西卫视,他们制作的一档节目旨在帮助一个孤儿,却掀起了轩然大波。这期节目,被指责为了塑造一个孤苦伶仃的儿童形象,不惜制作不实的内容。

有些参与过捐款的人,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原本是要帮助一个可怜的孩子的,可是当初打动他们捐赠的细节,却被证明是导演编排所为。

而事件核心的孤儿杨六斤,最为无辜,他的个人信息频繁在公共平台上曝光,身世也被反复挖掘,而且还经历了被接到深圳上学,又被接回老家的各种变故。

从助人出发的慈善活动,最终变成了一个新闻闹剧,而所有的参与方都伤痕累累。这样的结局,已经不敢说是在帮助杨六斤了(他虽然收获了五百万元的捐款,但我们都知道这对他未必是一件好事)。发愿是善心,而收获的是跳蚤,慈善做成这个样子,谁来为今天的局面负责?

当出现慈善需求的时候,必然是社会发展尚未到位,政府责任自然首当其冲。杨六斤属于贫困农村地区典型的事实孤儿类型(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无直系亲属照顾),他不算法定的孤儿,尚未被纳入儿童保障序列。当媒体采访当地官员的时候,政府机械地表示,杨六斤享有国家给予贫困学生的补助,享有低保,还享有公益基金会的社会救助。但是,政府没有回应杨六斤的生活是否符合标准,除了吃饱以外,他的营养、成长、心理是否有问题。

杨六斤的生活,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因此吸引了广西卫视节目组的关注。然而,为了符合孤儿的身份,在节目中他彻底成了独自一人生活;为了符合贫困的需要,他只有很少的生活费来源;为了突出特殊,他还展示了吃野菜、抓鱼补充营养的情景。媒体需要一个视觉与心理上冲击力最强的故事——不能打马赛克,不能使用假名,要把弃儿的伤疤彻底展示——因为这样才能满足公众的期待。

对于捐赠的公众而言,如果不是广西卫视包装的杨六斤,何曾见到多少孤儿获得高达五百万的捐赠。中国国内可见到的灾难和悲惨太多,为了争得传播和公众的捐款,网络上的个案筹款充斥着噱头和残酷,感染白血病的妙龄美少女,生活得猪狗不如的儿童,都是好的题材。而公众也打着真实、透明的旗号,不断地强化对受助人悲惨境遇的索取。在慈善个案里,能获得较多筹款的,一定要赤裸直接地展示贫困或者疾病的照片,有受益人真名和详细信息,务必要有正面肖像特写,最好是个人账号而不是公益组织代管。最关键的部分,当然是务必要惨,惨到越是无法想象越好。

所谓的慈善捐助,最后成了一个悲惨消费超市:一方赤裸地展示着肉体的屈辱,拼命地揭露心灵的伤疤,另一方则在不断提高的心理底线上,精心地挑选着要足够悲惨的商品。国内孤儿加上事实孤儿人数高达 110万,在公益组织的救助之外,真正能获得公众关注而捐款的案例凤毛麟角。一面是巨大的需求,一面是稀缺的供给,更加加剧了这场悲惨秀场争夺的激烈。五万元就可以极大改善杨六斤的生活,五十万可以让他的整个家庭摆脱贫穷,现在他收到了五百万——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多余的钱是他的片酬,他被动参与了这场大众狂欢,付出了原本不该付出的代价。野蛮粗暴的过程收获了一个野蛮粗暴的结果。

乐善好施,这是好事,古已有之。而在近现代的发展中,慈善最大的发展,在于将一件主观的事情,提供了更多的客观的标准,并需要专业组织的参与。除了杨六斤式的热闹喧嚣,还有政府在探索与试点救助模式,媒体在挖掘孤儿问题的症结,公众在支持稳定有效的救助活动。可是,这一切体面、有尊严的慈善,还竞争不过粗鄙的慈善,不知不觉中,慈善活动总会滑向粗鄙的一端。粗鄙化的慈善现象,同样是需要解决的社会病,它最终必会伤害受助人,摧毁人心。

这样的困境是中国慈善要熬过的一个转型期,捐款人需要在实际案例中意识到现有行为模式的不足,并逐步认识到能真正帮助到受助人的行善方法。而现阶段慈善组织的能力不足,也无法有效建立更好的范式,让公众了解更好的助人模式。在这样的转型阵痛期,杨六斤的事件是一次痛,但也是一次无论媒体、公众还是慈善组织,都需要引以为鉴的发展契机。当受助人真正得到救助,这样我们才可以无愧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