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模式
句模式
段模式
系统设置
更多按钮
网址切换
保存状态
用户反馈
页面收藏
-AA+
作文怎样做到具体、形象、生动

【写作指导】

具体:细节方面很明确;不抽象,不笼统,这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方能做到。

形象:动作、形状、线条、色彩等可视的,能让读者“看到”样子的。

生动:具有活力能感动人的。 1、有生命力、鲜活(非僵死的、陈腐的)。 2、灵活的(不死板,不呆板)。举例来说:“快乐是一种香水,洒给别人,自己手上总会留下余香的。”这句话就比“给别人快乐,你就会得到快乐”要形象,要生动。它是更为灵活的说法,是引人联想、启人思考、耐人回味的说法。

“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就比“我在异乡不能适应,我的作品都表达苦闷情绪”形象,生动,引人,耐人寻味,韵味悠长,印象深刻,越嚼越有味道。这样的说法,是读者喜闻乐见的。

还有个例子:“真诚的朋友雪中送炭,虚伪的朋友雨后送伞。

作文怎样才能写得准确、具体、真切、生动、形象亦即怎样才能不干巴巴,怎样才不空洞,怎样才能写出味道来

文章要让读者像作者一样受到感染,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你当然不可能把读者搬到当时的环境中去,但你可以把当时的环境、情景搬到读者的眼前来,让读者置身其中。这就要求首先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要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并把这些感受如实地、原汁原味地用文字还原,写出形象、颜色、温度、明暗、声音、气味……将当时的情境完整地搬运到读者的眼前来,让读者不知不觉地走进去在构思时必须将自己的身心完全摆入回忆和联想的环境氛围之中,借此产生真切入微的体验,以这样复现的体验作描述的素材。

美国新闻学家雷特狄克在谈到描写技巧时说:“在人们的心里,蕴藏着各种各样的记忆,如果你能唤起他们心中的这些形象,你的描述就具有了激动人心的力量。”怎样唤起读者的记忆呢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的头脑中产生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这就是语言的启示性。如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这种启示性,就能够在读者的头脑中唤起对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象,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人们心中那些深刻的印象并不是只从视觉得来的,它们也来自人们的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经验表明,初学写作的人大多重于视觉形象,只写自己看到的一切,而实际上,这只是印象的一部分,要反映出一个场景,仅仅调动一种感受是不够的。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就要突破视觉印象的单一描写,而综合地调动触觉、嗅觉、意觉、视觉、味觉、听觉的多种印象,立体地反映环境、气氛。这样,既可以加强事物形象的高度真实感,又可以大大丰富客观画面中渗入的情感因素,创造出更为动人的艺术境界。

“想一想我们在海滨度过的时光吧。除了你看到的一切之外,你一定还记得那徐徐吹来的海风,那一阵阵海浪的拍击,你的嘴唇上还留着海水的咸味,那沙粒也还曾抚摸过你的双脚。如果仅仅写出你看到的景象,不就会漏掉许多生动的回忆吗”(雷特狄克:《特写写作》第 29章)

我们看几个例子: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描写百草园内的景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颜色),光滑的石井栏(质地),高大的皂荚树(形状),紫红的桑葚(颜色);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声音),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形态及准确的动作),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速度和力度)向云霄里去了(形态及准确的动作)。单是周围的短短(规模)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拟人),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声音),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味道),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同作者一样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就是这种写法所产生的效果。

再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写《春》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力度)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气味),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气味),都在微微润湿(湿度,触觉)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拟人),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时间之长)嘹亮(声音的响度)地响着。

雨是最早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细、密、亮:联想—比喻)地斜织(有风的状态)着,人家屋顶上全笼(范围)着一层薄(厚度)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颜色及亮度)。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写父亲去买橘子的一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步态)走到铁道边,慢慢(动作速度)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细微动作)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细微动作);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细微动作),显出努力的样子……恰如一段录象,让读者看清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从对那一连串艰难的动作的细致入微的描写中,感受到一个在惨淡的光景中苦苦撑持的父亲对儿子浓浓的舐犊之情。

理由《扬眉剑出鞘》——晚上 7点,决赛开始。大厅里观众比白天骤然增多。按抽签决定比赛排列顺序,栾菊杰将和苏联的扎加列娃对阵。这对双方都是一场关键性的比赛。看台上的气氛上升到白热化。

小栾穿一身紧身的白色击剑服,扎一件金属丝织的背心;携盔持剑,登上赛台。在大厅乳白色的灯光辉映下,她一身洁白。

裁判员发出“开始”的口令。小栾轻捷地跃进几步。挥出剑去,在对方面前晃了几晃,对方举剑相迎。这是一种互相调引的动作,两道剑光翩翩缠绕,仿佛在空中划着问号,都在试探对方的虚实。小栾越逼越近,对方一直退到“警戒线”上,出现短暂的相峙。小栾奋臂挥剑,“啪”地一声,把对方的剑向外一击,剑尖威胁着对方的胸部。对方本能地把剑向内拨去,作出防守动作,这正是小栾所预料的。她连续转入第二战术意图。趁对方一个防守动作还没完成,一抖腕子,把剑抽了出来,那剑在空中划出一个扇面形,从内侧绕到外侧,指向对方暴露出来的空档,同时弓步上前,飞剑直刺。这一连串娴熟细腻的剑法,伴随着力度、幅度、深度、精度,刹那间爆发出来,如灵蛇吐焰,银光一闪,正中对方的腹部。裁判台上,表明扎加列娃被刺中的彩灯霍然亮了

这么多文字,其实就是写那一剑:如果只用一句话:“晚上的比赛里,小栾一剑击中了对方”,该是多么乏味而在这段文字里,人物是立体的、活动的、栩栩如生的,场面是生动的、形象的、历历在目的。现场景状的还原,不仅要考虑形象,还要考虑其时其地的环境和氛围。

吴伯箫《菜园小记》……你留心那平整湿润的菜畦吧(视觉、触觉),就从那里会生长出又绿又茁壮的新芽哩(视觉、触觉)。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视觉、意觉)。……

暮春,中午,踩着畦垅间苗或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触觉、身觉)。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嗅觉)。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稠,中耕得深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视觉、意觉)。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月光,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或者不吸烟,谈谈话;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视觉、味觉);一边人声咯咯罗罗,一边在谈话间歇的时候听菜畦里的昆虫的鸣声(听觉);蒜在抽薹,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发脉脉的香气(听觉、嗅觉);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多觉的综合形象,既画出了逼真的画,又抒出了浓郁的情。比画更具有立体感,比诗更具有形象性。

【同学佳作】

落叶不是无情物

秋,姗姗地来了。伴着秋的脚步声,风吹枯了小草,吹熟了庄稼,也吹黄了树叶……也许是由于从小就对金秋独有的那份溺爱,也许是因为心叶,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感叹,我总是喜爱在这样一个季节里,独自漫步在林间的小路上,呼吸这温馨的空气,感受那份独特的感动……

夕阳西下,蔚蓝的空中飘着几朵轻纱般的白云,天边已被染成红色,满树的秋叶衬着那微笑的霞光显得格外迷人。一阵凉爽的风吹过,吹响了秋叶,吹动了我的发梢,也吹皱了我内心深处的波澜。我轻轻地闭上眼睛,静静地用心去倾听,我听到了秋叶的“沙,沙,沙”的窃窃私语,凭着那份独有的心灵感应,我悄悄地和他们说话。

“你们枯黄了,快要融入那深暗的土壤,你们伤心吗”我问。

“不,你说错了。泥土不是深暗的,那是绚丽的,它总是默默地给予别人,它是最多彩的,我们融入了它,就能继续为大树妈妈提供养料,为来年新叶吐绿添加营养。”他们骄傲地回答。

是啊,人活着就应该明白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再深暗的生活也能放出光芒,在这片光芒中,一切都会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迷人。

一阵秋风吹过,叶儿跳着欢乐的舞蹈飞向大地。我没有悲伤,因为我知道这就是生命最灿烂的时刻,这就是秋叶最欣慰的时刻。望着她们舞动的身姿,我仿佛看到来年春天满树的嫩芽……

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终于明白,这就是那份独特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