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模式
句模式
段模式
系统设置
更多按钮
网址切换
保存状态
用户反馈
页面收藏
-AA+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写作指导

主题妙引

如果把作文比喻为大厦,那么,材料无疑是大厦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了。如何把这些建筑材料组装成大厦,有一种常用常新、简单易行的方法—— 一线贯穿法,即通过围绕一个线索来组织材料,一唱三叹,反复吟咏,缀联成篇。线索就犹如缝制衣服的线。做衣服,先要裁剪布料,然后用线把一块块布料缝制起来。没有线,缝不成衣服;记叙性文章如果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

课文借鉴

线索贯穿有妙法

1.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如《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以“男子汉”面对生活的挑战逐步成长为线索,记叙了“男子汉”生活的方方面面。

2.以物为线索。如《柳叶儿》,课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在饥荒岁月里的往事。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社戏》以“社戏”为线索,再现儿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4.以特殊的时间为线索。如中考佳作《长大的感觉》写了三个片段——身体长高后的得意感、年龄增长后的自豪感、思想成熟后的幸福感,作者把这三个片段分别安排在 11岁生日、 13岁生日、 15岁生日这三个特定的时间来写,用生日这条时间线索贯穿全文,又与题目的“长大”二字相呼应,极其清晰顺畅!

5.以标点为线索。如有一介绍自我的习作,用“,”来写豆芽菜的身体,用“!”来写怒目金刚的性格,用“?”来写遇事刨根问底的习惯,用“《》”来写“我”嗜书如命的爱好,用“……”来写“我”的爱好很多,五个标点多角度地勾画了“我”的形象,生动而幽默,令人过目难忘。

6.以字词为线索。如有篇介绍人物的中考作文以一字贯穿,作者用一个“马”字将同桌的姓名(马涛)、长相(马脸)、外号(小马秧子)、粗心大意的毛病(马大哈)、磨磨蹭蹭的习惯(破马车)连缀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线索分明、妙趣横生。

7.以歌词为线索。如一中考满分作文初中生活剪影中,作者用“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儿个真高兴”、“难忘今宵”、“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这四句歌词作为小标题串起四个片段,并于文中巧妙穿插相关的歌词,深情地追忆了“我们”“相互认识”“分享成功”“元旦联欢”“依依惜别”的画面,展现了初中生活的多种风情。

考场兵法

线索立骨有妙招

1.一字立骨,情动于衷。所谓“一字立骨”法,具体说来,就是文章由一字(实则词或短语)生发开去,借助于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一层一层地剖析,抒写特定的字,最后又由这一字回归、拢合而来,从而产生了一字之帅牵制全局的艺术效果。各个部分也因这一字的制约与驾驭,结构显得更为紧凑,立意显得更为明确。比如浙江温州满分作文《惜》中写道:

惜,是一种凝视。……惜,痛惜,惜别这些唤起文化、唤起灵魂的安静。

惜,是一种回归。……惜,爱惜,爱惜这份难得的,远古的回忆与安详。

小作者把自己惜古怀古的情结,寄托在古老的建筑上,寄托在城市的角落,那份感伤与留恋,那份痛惜与炽爱,在考生的生花妙笔之下静静流淌,动人心扉。文章紧紧“惜”一字层层渲染,反复吟唱“惜古情结”:凝望古典的雅致,回归古典的安详,沐浴古典文明的润泽。读完此文,我们不禁为考生的语言与情韵所打动,语言含蓄柔婉,全文洋溢着缠绵婉约的情致,充满着诗情画意,深深为考生不俗的才情与细腻的情思所打动。细读文章,便会发现,作者巧用一个“惜”字贯穿全文,前后勾连,文章条理清晰,思路缜密,结构谨严,浑然一体。“惜”字立骨,以情动人。

2.一词立骨,万箭攒射。一词立骨,顾名思义,指的是用一个关键词去连缀写作内容,营造文章结构,抒发作者情感等。比如山东济宁满分作文《幸福小语》中写道:

幸福是什么?

司马迁说:……

陶潜说:……

李太白说:……

刘禹锡说:……

陈景润说:……

林肯说:……

甘地说:……

我说:……

文章以“幸福是什么?”开头,引起下文;以“我说”结尾,总括上文;中间分为几个段落从不同的方面来阐释什么是幸福。由总到分再到总,浑然一体。在短短的一篇文章中,运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分列了李白、陈景润、林肯等七个人的幸福观,起到了“万箭攒射”的效果。作者丰厚的积累可见一斑。“幸福”立骨,万宗归心。

3.短语立骨,纵横捭阖。短语就是词与词的组合,短语立骨就是词组立骨,指的是用一个关键短语去连缀文章内容。如山东日照满分作文《给我一个牵手的机会》中写道:

我愿与你同醉

我愿与你共舞

我愿与你共饮

文章的小标题比较清新,作者反复运用“我愿与你……”这个短语结构全文,我愿与你同醉、共舞、共饮,拉近了作者跟他们的距离,结构上显得一目了然,而且每一个段落的结构都基本构成排比,作者从唐朝的李白写到宋代的苏轼、李清照,用自己独到的见解诠释他们的人生,纵横捭阖,大气磅礴,堪称佳作。“我愿与你……”立骨,一唱三叹。

4.一句立骨,回环往复。“一句立骨”是指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呈现,贯穿始终,构成文章的基本骨架,显示行文的思路。采用“一句立骨”的技法,能使文章不蔓不枝。思路清晰,中心突出,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风。使用这一技法要注意:“一句”要倾情打造,力求生动、凝练而富有意味;“一句”要适时呈现,力求自然、恰当而有意义。如湖北仙桃满分作文《人间何处无风景》中写道:

人间何处无风景!看,美丽的大自然:……和谐的自然是人间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人间何处无风景!读,厚重的文化史:……深邃的文化是人间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人间何处无风景!瞧,智慧的结晶:……人们的勤劳与智慧,是人间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人间何处无风景!听,生活的回音:……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响声是乞丐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的回音,是人间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人间何处无风景!品,爱的细节:……伟大的无私的真诚的爱,是人间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人间何处无风景!只有我们对生活充满热爱,就能创造一个和谐、厚重、充满着真善美的人间。

全文的结构在形式上呈现并列的关系,每一段均以“人间何处无风景”开头,构成了排比段,严谨圆润,而在中心表达上则呈现递进的关系,分别从“自然”“文化”“生活”“爱”等方面来突出中心,由虚到实,由物及人。每一段的开头扣题,每一段的结尾紧扣开头,显得中心突出,主旨明确。文章结尾一段,则是在总结上文的基础上升华中心。“人间何处无风景”立骨,摇曳多姿。

【佳作看台】

妈妈的手

小时候,妈妈的手是温暖的太阳,我在怀里,你在窗前。

出生不到两个月的我,在父母的关爱下茁壮成长。阳光灿烂时,妈妈便抱起小小的我在窗前晒太阳。我睁开惺忪的睡眼,朝妈妈眨吧眨吧,懒洋洋地吃着她的乳汁。她看见我那傻样儿,不住地对我微笑,用温暖的细手轻轻扶摸着我的脸蛋。

我那时感到,妈妈的手就是太阳,温暖着我的心田。沐浴着阳光,我幸福无比。

幼儿时,妈妈的手是诱人的食物,我在这头,你在那头。

刚学会走路,我还站不太稳,妈妈就把我放在这头,自己在两米之外。等着我走过去。看着面前不远处的妈妈,还有她手上的苹果,胆怯的我也迈开了双脚,“步履蹒跚”地向妈妈走去。 3分米, 2分米,我快速地扑进妈妈的怀里,感到无比轻松,等待我的,是胜利的果实。

那时候,妈妈为了锻炼我走路,总是变幻着手中的食物,我跟着妈妈的手,走过了五米、十米,走过了小学。

后来呀,妈妈的手是长长的木棍,我在床上,你在床头。

妈妈的手也并不都是那么美好。那次无外婆家看望,我与弟弟玩时打破了花瓶。妈妈把我俩叫来问话,我不承认错误,硬是说弟弟打破的。弟弟还小,也就当了替罪羊。在妈妈的一再逼问下,我现出了原形,小脸胀得通红。妈妈拿起木棍,无情地打在我的身上。我在哭,我看见妈妈的眼圈也红了。当我被打得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时,妈妈却坐在床头,双手轻揉着我红肿的肌肤。

从妈妈的手,我懂得了诚实的可贵。长长的木棍,却融入了深深的母爱。

而现在,妈妈的手是崎岖的公路,我在城市,你在乡下。

为了挣钱供我读书,妈妈种地喂猪。终日的劳累,妈妈的手上已经布满皱纹,像一段崎岖的公路。每次进城看我,我都会挽着妈妈的手,走在陌生的大街上。妈妈的手已经不再是往日的纤细、白皙,为了我,她奉献了自己的双手。

妈妈的手,包含着她对我的爱,寄托着她对我的希望。这双手,我永远难忘。

将来呀,妈妈的手就是甜蜜的梦,我在天边,你在梦里。

【点评】

1.以特殊的时间为线索。本文小作者巧妙地化用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的创作模式,新颖独特地以“小时候”“幼儿时”“后来”“而现在”“将来”这条时间线贯穿全文,概括了小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使文章在结构上都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之美。

2.以“妈妈的手”立骨,回环反复。通过不同时段的具体事例,以细腻的笔触汇出了妈妈的手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培养,其中融入了妈妈对我深沉的爱以及我对妈妈由衷的感激之情,爱的主题充斥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