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模式
句模式
段模式
系统设置
更多按钮
网址切换
保存状态
用户反馈
页面收藏
-AA+
怎样写游记

【写作指导】

游记是作者写游览途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文章。游记偏重于描绘某一地方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珍贵物产、风土人情,或者政治生活、社会风尚等。优秀的游记作品具有景物的实在性、情感的真挚性、人称的自我性和寓意的社会性等特点。

游记有哪些写作要求呢?

1.清楚地交代游踪,带领读者跟着你“游山玩水”,领略和感受美好的大自然。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把行踪的进展转换跟文章段落层次的安排有机地结合起来,或一点一层,或一景一段,使行文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2.确定中心思想,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客观事物的态度。写游记并不是把自己在游览中的见闻毫无目的地描绘出来。如写其它文章一样,仍然有一个中心思想。为了集中、鲜明地表现中心,不可将所见的景物不分主次详略地完全描绘出来,而要精心地进行选材,抓住最能吸引读者的景点、最富有特色的景物特征作重点描写。

3.游记在写景状物方面要生动逼真,历历如绘。游记是作者的亲历,同时又是大多数读者的“未及”。读者是带着感受间接经验的态度来读游记的,因此,优秀的游记作品要真实地传达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不仅要写出景物的形貌、色彩、声音、气势和变化,还要把作者在游历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美传达给读者,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并心向往之的感觉。

4.游记应当寓情于景,创造出情景交融、令人遐想的意境来。一般人写游记往往热衷于记叙游历的过程,实际上,好的游记不仅能传播相应的旅游知识,还能传播作者的情感。游记如果仅仅是客观地写过程,传播效果就不太理想。因此,在游记的写作中要注意在记山水的同时,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一般来说,谈感受能使文章的思想得到升华,可以更好地发挥游记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在谈感受的时候要注意两条:一是水到渠成,感想源于游览的具体内容,是作者的肺腑之言。二是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地表现主题。

5.运用轻松愉快的笔调,将千姿百态的山光水色、花鸟草虫、以及大自然的变化等描摹得栩栩如生,使文章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同学佳作】

青藤书屋

若非那块依稀见得“青藤书屋”四字的石碑,很难想象,那堵斑驳陆离的墙内竟关着怎样的一股清傲;难以想象,那扇漆黑的门内曾有着一个怎样的故事。

小时候,我在绍兴城里长大,住处邻近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的故居——青藤书屋。随意漫步,我无意中发现了这荒废的空间。推开木门,跨过高高的门槛,恍若进入了另一段历史,那一段属于 400年前的历史。由水泥路走上乱石径,由车鸣换为鸟语,这个幽静的庭院仿佛在诉说着另一个时代的文明。

书屋的主人徐渭,字文长,号青藤道士,他虽早已作古,可石径旁的竹林仿佛还在为主人守候,依旧郁郁葱葱。曲径通幽,石路的尽头便是书屋了。来时的路很短, 20米不到,却在这即将跨入书屋之际,我不由轻轻地放慢脚步,惟恐亵渎了这方净土。抬头可见“一尘不染”的匾牌,它是主人对陋室的自嘲,抑或是主人品德的再现。西窗下一桌一椅,文房四宝是主人的家珍。主人是聪明的,他屡失荣华富贵,直到清贫如洗,就把桌椅移至窗下,以“抬头可见清风明月”作为自己囊括天地的财富。窗下是一个小小的池塘,池边正对窗口,有几枝零落的竹。坐在窗口,深味这一番诗情画意,便可知为何书屋主人的诗词总是那么美丽了。

走出书屋,又见竹林,才发现小路的另一侧是一口古井,水没有枯竭,清澈无比。一阵轻风,竹枝摇曳,井中影影绰绰。竹林后有一面墙,那是静处于绿叶中的“自在岩”,逍遥而沉默。据说,这是书屋主人青年时所题。

是啊,在如此美景中悠哉地生活,倚着竹林,喝着甘甜的井水,举杯邀明月,确实无愧于“自在”二字。只是,主人年少潇洒,改变不了他为世俗所累的一生;竹林的清逸,改变不了他多年后杀妻灭子,癫狂而无奈的结局;古井的深沉冷峻,也改变不了他老年数次自杀未遂,最终跳井了却残生的终曲。

小小庭院内的每件东西,都记载了其主人的半生绚烂,半生凄烈。

徐渭,这个恃才傲物、放荡不羁的才子,一生在追求着脱俗不凡的境界,他向往翠竹古井,偏执孤傲的个性预示了他的悲剧:他对社会的黑暗和尔虞我诈愤愤不平;他以苛刻的眼光看着友人为生计奔波,以致不屑与之为伍;他讥讽着达官贵人的醉生梦死,却因自己无法驰骋仕途而伤怀感叹……他不明白,再浪漫的写意生涯,终究离不开柴米油盐。不理会现实,徐渭忧愤得太多,似乎早已忘了那块隐于竹后的“自在岩”,以至郁郁不得志而精神失常。

徐渭的文笔洒脱别致.琴棋书画皆堪称一绝,诗歌奇恣,文亦纵横,水墨画淋漓恣肆,其智慧更令人称道,“徐文长”的故事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个“神童”的形象。只是他执著却不洒脱,他的执著给他的亲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他的妻子和儿子被他处于癫疯状态时用斧砍死,他的执著使他几乎失去了一切。有时,真的怀疑他所谓的“安贫乐道’’是否出自真情。而今,他的执著已伴着他一生的浮浮沉沉永入地下,留给后人的,是妙笔挥出的畅意和无尽的才华。一部厚厚的《徐文长全集》,伴着青藤书屋,一齐拨动着参观者心中的琴弦,奏出的音符中,赞叹、神往中伴着无尽叹惜。

【点评】

作者很善于观察生活,凭借着自己年少时候的住处与之相邻,就熟悉了那个地方。不仅熟悉于眼,更是铭记在心。于是,他能用细腻的笔触去描述青藤书屋的环境。地方不大,却清幽脱俗,正好表现书屋主人的精神风貌。在记叙过程中,作者以现代人的心灵与徐渭相交,探求徐渭的生平事迹。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能让作者借以寄托对书屋主人“半生绚烂,半生凄烈”的深厚情思,同时也在读者面前展示了才华横溢而又充满矛盾的一个文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