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模式
句模式
段模式
系统设置
更多按钮
网址切换
保存状态
用户反馈
页面收藏
-AA+
妙招破解合成型作文题目

所谓“合成型作文题目”,是指作文题目或话题中包含了至少两个关键词。这两个关键词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 05年全国卷Ⅱ“位置和价值”、全国卷Ⅲ“忘记和铭记”;也可以是形象的事物,如 06年江苏卷“人与路”、 07年四川卷“一步与一生”。这些关键词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如 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12年江苏卷“忧与爱”;可以是偏正关系,如 08年高考安徽卷“带着感动出发”、 11年天津卷“我生活的世界”;可以是主谓关系,如 09年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11年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也可以是动宾关系,比如 09年江苏卷的“品味时尚”、 11年全国卷Ⅰ“期待成长”。

如何破解这种合成型的作文题目?我们暂且以 09年江苏卷作文题目为例,尝试一下破解思路。

“品味时尚”这个题目包含两个了关键词,一个是“时尚”,一个是“品味”。你千万不要只看到“时尚”那两个字就以为这道题是在考你对时尚生活的了解。其实,就算你再懂得追求时尚,也未必能把这篇作文写好,因为命题人的主要意图不在“时尚”二字,而在前面的那个“品味”。也就是说,命题人希望看到你作为一个年轻人,对时尚生活的心灵体验,你在时尚的气息中如何享受生活、品味生活。实际上,就算你不了解时尚生活,也无所谓,因为你的作文可以去侧重写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而时尚只是这种生活态度的一种外在载体。

经过这样一番分析,我们再来审读“品味”和“时尚”这两个关键词,就会发现,这二者其实是有主次的。看似吸引人们眼球的“时尚”一词其实只是一个外衣,而对时尚的“品味”、对生活的“品味”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全文所要紧扣的中心。发现合成型题目中的这种主次关系,就是解题破题的关键。

那么,如何完成作文构思呢?我们找寻材料的突破口其实就是那些处在“偏位”的关键词。比如看到“品味时尚”这个题目,首先应该想一想自己所了解的时尚生活包括什么,从中选择一些有趣的典型素材。然后再去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描述自己对这些时尚典型素材的独特感受,也就构成了“品味”。

先从偏位词入手,然后再紧扣正位词,我们把这种思维过程称作“以偏带正”。

“品味时尚”是动宾关系,接下来我们再选择两个并列关系的作文题目来破解,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04年全国卷Ⅰ考的是“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说的是人在遭遇挫折、面对困难的时候应当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是应该放大痛苦,任由自己陷入悲伤的潮水中不能自拔呢,还是缩小痛苦,去掉心理包袱,轻松地迎接挑战呢?那显然,“遭遇挫折”是文章立意的前提,而是否“放大痛苦”则是我们所要写的主要内容。前者是偏位词,而后者就是正位词。

04年全国卷Ⅲ考的是“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言下之意就是换一种思维方式,就会得到快乐幸福的感觉。一个是方法,一个是目的。显然,“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偏位词,而“快乐幸福”是正位词。

给你略微增加一点难度,试着分析一下 05年全国卷Ⅱ的作文题目。作文话题是“位置和价值”。有人说位置能够决定价值,也有人说不论在哪个位置上只要努力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位置不是个人价值的决定因素。你的看法是什么?(请你先做思考,再读后面内容。

显然,题目具有某种价值偏向性,更希望考生从后者来立论。我们在寻找材料的时候就应该设想出各种人生位置下人的处境,最后落实到“价值”和价值观的问题上来。

还是来读一篇高考考场范文吧。

【例文赏读】

位置有高低,价值无优劣

一株生机勃勃的牡丹花长在郊外,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它悄无声息地绽放了,它妖美艳丽,在月亮银白的光辉照耀下,更显示出它的婀娜多姿,它芳香四溢,清新盈鼻,整个夜晚似乎到处都弥漫着它醉人的气息。牡丹花身份高贵,却生长在郊外,地位可谓一落千丈,但它绽放时,香气依然弥漫着整个城市,它的价值并没有因为它的位置而逊色。

花既如此,人更亦然。无论你在什么位置,只要你积极地追求,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邓稼先是共和国的“两弹元勋”,丰功伟绩,何人可比?核弹研究领域中,他是国家的功臣,在事业上,他是无人可比的“高峰”。他的老同学——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说他:“无论他身在何处,都能创造惊人的业绩,实现自我价值。”他和普通人一样平常,而辉煌的业绩与不平凡的岗位在邓稼先身上得到了如此完美的统一。而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徐虎是一名普通的水电工,可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造就了一座人格的高峰——“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他们忠于职守,各守其职,各尽其责,成就了一番事业,实现了自我价值。

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塑造自己,渴望攀登事业的顶峰。将军、总统、大师,都是人类的精英。拿破仑曾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并不是每个士兵都能当元帅的啊。世界上像你我这样平凡的无名小卒比比皆是,人可以活得平凡,但是不可以活得平庸,要活得有价值。地位有高低之分,但价值却无优劣之别。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只要努力奉献,就同样有价值。平凡的工作岗位同样能创造辉煌的成就。

如果你是一个萝卜,就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好萝卜;如果你是棵白菜,就力求做“一棵瓷瓷实实的包心好白菜”;如果你是一滴水,你就应该滋润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应该照亮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应该哺育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抹绿色,你应该点缀艳丽的春天;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应该永远坚守自己的岗位……因为那是你的价值。

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无论处在社会的什么位置,都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努力创造人生的辉煌。

【名师点评】这篇作文可以说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从全文的各个部分都能看出作者在运用“偏正法”进行构思。在第一段中,作者让一株尊贵的牡丹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郊外,但却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美丽,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很显然,作者有意识地将牡丹置于本不属于它的位置上,却要让它具有同样的价值。第二段中,作者举了邓稼先和徐虎这两个例子。而这两个人的社会地位显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是国宝级的核物理专家,一个是上海市街头一名普通的水电工。作者选取材料时就是从“位置”这个偏位词出发的。

失误警示:“偏”“正”不清,顾此失彼。

07年江苏卷的作文题目是“怀想天空”,属于命题作文,“天空”为正,“怀想”为偏。你想怎么构思这篇作文呢?

我们再来读下面一篇考场作文。

怀想天空

秦砖汉瓦,唐风宋雨,纵观古代文化长卷,最令我神往的不是李杜的诗,也不是先秦百家的文,而是宋人的词和赋。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这样一首词淋漓尽致地道出了李清照的一生。易安易安,何易何安啊?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薄雾浓云压得凄凄惨惨戚戚,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绪。

透过你的词,我读到了一个前后迥异的风格转变,一个心中怀有国破、夫亡和再嫁三痛的不幸人生。也曾羡慕你“沉醉不知归路”的率性,但更欣赏你忧愁中流露出的悲剧美。酒入愁肠,化作了你手中易逝的黄花,撒落大地。在雁字归时,在梧桐冷雨之夜,只有《漱玉词》与你相守至天明。

苏轼的诗文有个明显的分界点,那就是黄州。谪居黄州,让苏轼幡然醒悟,孤独、无助、寂寞顷刻间将他包围,而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对话——《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他渐渐回归于人格上的清纯和空灵,“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他实现了对永恒的理解,成熟于一场死寂后的重生,成熟于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成熟于不再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成熟于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成熟于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在苏轼的赋中,我读到的是一种突变,一种成熟,一种重新认识自我的勇气。

品读宋词宋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名师点评】这位考生运用了“比喻法”,用“天空”比喻李苏际遇和词赋,十分形象。他能娴熟驾驭李清照、苏轼有关素材,长短句的结合使语言铿锵有声,气势不凡,不得不叹服这位考生的文学功底。但是,这篇文章通篇都没有写到“怀想天空”,不要说“怀想”一词没有扣到,就连“天空”一词都没有出现过一次。无“偏”“正”之分,重心缺失。如果想要将这篇文章“救活”,可以在第一段的最后加上一句:“在这里,我找到了怀想的天空。”在最后一段加上:“关键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怀想这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一切化作修长的双翼,伴着翼下的清风,振翅高飞。”这样一改,文章才算比较扣题。接下来再在两个例子的最后插入“怀想”和“天空”这两个关键词。浓墨写“怀想”过程,落实在“天空”里,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以偏带正”“正偏相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