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模式
句模式
段模式
系统设置
更多按钮
网址切换
保存状态
用户反馈
页面收藏
-AA+
名校陷地域歧视雷区 不同省份录取几率相差惊人

北大清华再陷“地域歧视”雷区 不同省份上名校几率相差惊人

名校属地扩招根源在地方保护主义

关注理由

近日,清华、北大因“属地扩招”再次被卷入“地域歧视”的雷区。几个月前,两校先后允诺,将减少在京招生计划。可清华今年在京扩招达 45.3%,北大在京一批次扩招达 33.6%

招生属地化,向来被视作教育公平权上的一块疤痕。当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被打上“本地化”的烙印,它注定背离了均衡教育的指向。

教育资源,最患不均。尽管在时下的资源布局中,实现绝对均衡、削减地域落差还很困难,可名校压缩属地招生,无疑已是社会共识。它是打开公平之锁的“密码”,是完善全盘统筹的必经途径。

视点关注

所谓属地扩招,是指一些名牌高校在学校所属地的招生人数明显超出全国其他地区的现象,被视为一种教育上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域歧视,受到学生家长(微博)及社会的质疑。

“本地生源素质好”难令人信服

记者了解到,此次属地扩招风波始于中国最著名的两所高校北大、清华。

几个月前,上述两校曾先后允诺,将减少在京招生计划。可在进入高考招生阶段之后,人们却发现,北京今年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其中,清华大学(微博)(招生办)共录取北京考生 295人,在京总扩招比例达到 45.3%北大今年在京一批次扩招 33.6%,录取考生 294人。

面对“属地扩招”的质疑,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予以回应称,相关媒体报道不符合实际情况。“北大今年在京录取总人数比 2011年减少 37人,没有进行大规模扩招。”此外,据北京大学招生办(微博)公室介绍,今年北大在京一批次文科计划招收 80人、理科计划招收 140人,录取时均按 100%比例提档,因有等分考生,文科实际录取 81人,理科实际录取 142人。这样算来,北大在京一批次录取学生 223人,比计划人数多了 3人,扩招比例为 1.36%

33.6%的一批次扩招比例从何而来?此前媒体报道中指出,北大今年在京文科、理科分别录取 106人、 188人,这比原计划的 80人和 140人共计增加了 74人,由此计算便可得出 33.6%北大方面表示,在该计算方法中,“计划人数”是一批次的,而“录取人数”则不仅包括一批次。

对于扩招比例的计算,清华大学也同样觉得不合理。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于世杰认为,“媒体所说的 45.3%,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统招的扩招,它既包括高考文理科统招批次的扩招,也包括了小语种、降分录取的自主生、文艺特长生、体育特长生、体育高水平运动员等。”至于今年在京扩招的原因,在他看来,“因为北京考生报考踊跃,而且生源质量较好。

名校热衷于本地生源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上述解释对于很多人来说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一位今年参加高考的外地考生对记者说,“过去,有的人告诉我,在北京,有些重点学校能够做到一个班一半人上清华一半人上北大。我当时打死都不相信,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呢?但是经过高考之后,我才发现,这是真的有可能的,因为在北京招的人多啊。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在我们整个省都招不了太多,再具体到我们这样一个地级市,可能上清华、北大的全市加起来也没几个人,像我们学校是省重点,每年平均算下来基本上能上北大、清华的也就是三四个人。要说一个班人都上北大、清华,那不是把全省考生的名额都占了吗?

对于北京生源好的说法,上述考生同样表示了疑惑,“究竟靠什么来说明本地考生的生源质量好呢?是分数考得比我们高吗?至于报考踊跃就更扯淡了,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谁不想报呢?

“有些时候,一些名校也会采取规避教育部审查的手段,使得招生地方化变相地加剧。表面上,大家看到的招生方案是减少了属地招生的比例,但是可能高校在出这个招生方案之前就已经决定好了要扩招,出了方案以后还在继续扩招,而且这种扩招的幅度是相当大的。因为招生方案是要经过教育部审批的,但是招生程序是否还要经过教育部决定,这个就不清楚了。但是这种现象需要警惕,现在,招生地方化趋势有很严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地扩招,是一种思想意识上的退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对记者说。

你觉得“本地生源质量好”能否成为名校本地扩招的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