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模式
句模式
段模式
系统设置
更多按钮
网址切换
保存状态
用户反馈
页面收藏
-AA+
因李白起名成为大家的唐代音乐家

唐代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大度的时代,政治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不断吸收他方文化,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着的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基础,特别是唐玄宗的音乐文化观是崭新的,正是这种崭新的文化观造就了崭新的唐乐舞文化形态,萌发了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出现了众多的音乐大家,其中横笛大家李谟和许云封与李白有很深的渊源,许云封因李白起名成为大家。

李谟是唐朝的宫廷乐师,善吹笛。年轻西游东都洛阳之时,玄宗皇帝正驻跸于此。玄宗喜爱音乐,精通乐律,尤善作曲。一日夜间,玄宗在上阳宫新作一曲,独自击拍揣度,这时,李谟正经过上阳宫墙外,听得入迷,遂将曲谱默记下来。第二天元宵之夜,李谟便在酒楼上演奏此曲,恰被正在赏灯的玄宗听见,大为惊讶。于是派人诏李谟到来,方知由来。玄宗以李谟善记曲谱,又有很高的演奏技巧,遂召入宫中,置于梨园曲部,终成为著名的横笛演奏艺人。诗人元稹在《连昌宫词》中写道:“李谟压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说的就是李谟偷学玄宗新翻曲之事。诗人张祜亦有《李谟笛》一首,专咏其事:“平时东幸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

据《太平广记》录《逸史》云:有一次李谟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应州客之邀,泛舟镜湖之上。时轻云朦胧,微风拂浪,众人请李谟捧笛,“其声始发之后,昏曀齐开,水木森然,仿佛如有鬼神之来。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太平广记》又录《国史补》说:“谟吹笛,天下第一。

许云封是李谟的外孙,亦善吹笛。据许云封对韦应物说,天宝元年( 742),李谟随玄宗东封泰山,返回时路经任城,恰值李白亦在任城。李谟慕李白大名,且为旧识,便抱着刚刚满月的外孙来到贺兰氏酒楼,请李白为外孙起名,李白醉中为之起名曰“云封”。

其实李白起名“云封”与唐玄宗封禅泰山没有直接的关系。唐玄宗封禅泰山是开元十三年( 725)十一月的事,后来准备二次封禅泰山,李白因此隐居徂徕山等待唐玄宗的到来,天宝元年( 742年)拟举行的封禅泰山大典,因玄宗纳子秦王妃杨玉环,遭臣下反对与议论,从而被迫取消封禅大典,只好改元天宝了事。许云封说的因唐玄宗二次封禅泰山见到李白而得名是一个伪命题,也许是李白隐居徂徕山时为他起的名字。

云封 10岁时便成孤儿,于是随义马西入长安,投靠外祖父李谟。李谟教以横笛,并把他举荐到梨园法部,置于小部。小部乃梨园的小型乐队,约 30人左右,都是 15岁以下的少年。后遭安史之乱,云封漂流南海近四十载。空有一身本事,却默默无闻。

唐德宗贞元初年( 785年),韦应物从御史台御史的职位上贬谪到和州(今安徽巢湖市和县)担任县令,外出游山玩水,偶听到许云封的清扬笛声。二人由此相遇,把酒畅谈抚今追昔。韦应物说道:“我的乳母的儿子,名叫千金,曾经在天宝年间跟随您外祖父李供奉学习过吹笛,学成归故里。我这儿有他留下的笛子,听说是李供奉当年用过的,我一直随身携带,拿给你鉴赏一下吧!”韦应物从背囊中掏出一管笛子,许云封跪伏于地双手捧接,抚摸良久,说道:“这也是好笛子,不过不是我外祖父用过的。”韦应物惊道:“哦?何以见得呢?” 许云封说道:“竹子当生在云梦泽以南,绍兴柯亭之下为最好。今年七月十五种下,明年七月十五前砍伐,取最直的竹管做笛子方为极品。过期不砍伐,做出来的笛子音质就会发闷,不到时日的竹子砍伐做笛子,音质就会轻浮。轻浮的音质,就是听起来润泽,其实中气不足,外泽中干。比如《折杨柳歌辞》,一旦吹奏,玉门关外的守卫将士听到,必会悲从中来油然而生思乡之情。我看这管笛子,好虽好,一定是用没到时日的竹子制成的,遇到高音必定会被吹破,所以我觉得这肯定不是我外祖父用过的笛子。” 韦应物惊叹不已,说道:“那你就试试,没关系的,万一被吹破了,也就证明你说的没错,这笛子也就没价值了!” 许云封当仁不让,吹起了名曲《六州遍》,一叠还没吹完,笛子就开裂了。韦应物这才信服,内心极为震撼。后来,韦应物返回长安,推荐许云封到宫廷乐署——曲部任职,成为一代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