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模式
句模式
段模式
系统设置
更多按钮
网址切换
保存状态
用户反馈
页面收藏
-AA+
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走向(一)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所占的分值比例呈上升趋势。中考现代文阅读材料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阅读要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富有人文气息。阅读考查的试题逐渐多样化,对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

一、全国中考阅读选文规律

(一)现代文阅读作品的选择原则:真、善、美。作品的考查原则:感受和理解作品的精髓。真、善、美是一种价值取向,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都体现出求真、求善、求美的基本价值取向。阅读就是阅读,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积累文化、积累智慧、积累情感。因此,无论是我们平时的阅读选择,还是进行阅读训练时的材料选择,都必须把握这一基本的选择原则。而在阅读中,我们则应当理解作品最重要的精髓,获得正确的理解和真切的体验。

(二)加大阅读比重,兼顾各类文体,偏重课外选文。课外选文所用的材料包括自然、社会、哲学、历史、科技、生命、修养、生活等方面,具有浓郁的人文性和鲜明的时代感,其中,关于青少年道德修养、至爱亲情、师生之情、同学之谊、读书求知、人生哲理、民风民俗、环境保护之类的文章占多数。阅读材料的选择除了表现“真、善、美”这一共同特点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回避社会热点、焦点。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都是如此。选文或偏重名家经典文章,或选择文质兼美的时文。如果选择时文,一般会选择中考当年上半年或者是前一年下半年各类报刊杂志上的时文。主要涉及到当代一些作家的作品:如季羡林、梁衡、肖复兴、周国平、毕淑敏、贾平凹、余秋雨、刘心武、李汉荣、张丽钧、张抗抗、林清玄、琦君、丁立梅、乔叶等。

二、中考阅读命题走向

(一)关注人文,注重对学生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是语文阅读要着力培养的基本素养。可以这样说,所有的阅读,即使是说明文,也包含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人文素养的教育熏陶。在现代文阅读考查中,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如情感体验、评价探究、感悟启示等,无一不包含对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

(二)重点——强化“整体感知”能力的考查

近几年来,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试题注重从整体感知文章的角度设题。

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内容:

1.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和主旨的理解。记叙文主要考查文章记叙的内容、表现的主题。说明文主要考查对说明对象、说明的重点内容(特征)的理解。议论文主要考查论点和论据及其之间的关系。

2.考查对文章思路的理解。

3.提炼相关信息、谈谈读后感受等。试题大多要求考生在阅读文段后,对文中的事件、事物和情境作出自己的情感判断。

(三)注重主观性试题的考查

纵览近几年全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命题方式呈现主观性试题、开放性试题比例上升而客观性试题比例下降的趋势。主观性试题主要有以下 12种类型:

1.仿句类。这类题要求仿照文中有关句子的修辞手法、句式写出答案。

2.摘抄类。题目要求考生摘抄文中有关句子,并说明摘抄的原因。

3.积累类。主要考查学生课外阅读中语言积累的情况。

4.感悟类。这类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内容(包括主旨)的感受、领悟、启发等等。

5.补充类。题目要求对文章的某个内容作点补充。

6.联想法。此类题要求结合文章某部分,展开联想并写出相关内容。

7.想象类。这类题往往要求结合语境展开想象答题。

8.联系类。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身实际或家庭、社会现实写出答案。

9.话题类。此类题依据文章的内容引出一个相关的话题。

10.评析类。此类题往往就文章的某一方面的内容或形式,作或正或反的评析,具有思辨色彩。

11.鉴赏类。题目要求对文章的某一表达技巧答题。

12.献策类。这类题要求读完文章后提出问题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