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掌握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电磁波的特点;熟练使用楞次定律解决磁场中的运动线圈问题。
1、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三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的带电粒子 a、 b、 c,以不同速率对准圆心 O沿着 AO方向射入磁场,其运动轨迹如图。若带电粒子只受磁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粒子动能最大
B. c粒子速率最大
C. 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
D.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T a< T b< T c

【答案】 B
【解析】由图可知, c粒子的轨道半径最大, a粒子的轨道半径最小,由
可知, c粒子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 A错 B对;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周期
可知,当三粒子的电荷相同时,在同一匀强磁场中运动周期相同, D错;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由圆弧对应的圆心角
决定,圆心角
与速度方向的偏转角相等,其中 a的偏转角最大,因此 a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最长, C错。
【点评】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是高考的热点内容,本题以带电粒子进入有界圆形磁场区内的运动,考查洛伦兹力作用下带电粒子的运动特点,在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圆周运动解题要点是三个确定:圆心、半径和速度偏转角(也是轨迹圆弧对应的圆心角)。
2、如图所示,两个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 B,磁场区域宽度均为
,一正三角形(中垂线长为
)导线框 ABC从图示位置方向匀速穿过两磁场区域,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在下图中感应电流 I与线框移动距离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答案】 C
【解析】由楞次定律可判断,线圈在
≤
的区域内沿 x正方向运动的过程中,线框中的磁通量增加,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电流,因此 B项错误,线圈当
<
≤ 2
之间运动的过程中,线框中向纸面内的磁通量减少,而向纸面外的磁通量增加,这两种磁通量变化情况使线框中产生的电流方向一致,均为顺时针方向,而且磁通量变化率随线框移动距离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电流增大,所以 A、 D项错误, C选项正确.
【点评】命题热点之一,考查电磁感应中闭合线框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流随线框的位置变化而发生的变化、楞次定律和图象。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判断是解题要点,牢记楞次定律中“结果阻碍原因”的应用规律。
3、 2007年 11月 9日下午 17点 29分开始,嫦娥一号卫星迎来了一项全新的挑战——那就是“日凌”现象。“日凌”是指太阳、探测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接收天线恰巧在一条直线上,太阳产生的强大的 电磁波将干扰地面站的天线接收卫星信号,从而造成通讯中断。假设嫦娥一号卫星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为某一临界值 W0。若太阳的平均电磁辐射功率为 P,则可以估算出太阳到月球的距离为()
A、
B、
C、
D、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意给出的信息,
( E表示能量, S表示面积, t表示时间),
由功率公式
,可得
所以有
选 D。
【点评】电磁场和电磁波一章中重点是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电磁波的特点,其与生产生活实际、现代技术的综合应用是高考的命题点。一般以选择题的题型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