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模式
句模式
段模式
系统设置
更多按钮
网址切换
保存状态
用户反馈
页面收藏
-AA+
盲人门球,用声音感知世界

盲人门球是二战后兴起的专门为视力残疾人士开展的一项运动,只有在皮球转动发出的“沙沙”声中人们才可以感到一场“黑暗之中”较量正在上演。 1946年,奥地利的汉兹和德国的西图为帮助失明的二战老兵康复,共同发明了这项运动。

盲人门球比赛的各队可以配备 3名上场队员及最多 3名替补队员。为了保证不同视力的运动员之间能公平比赛,所有运动员在比赛时都需要戴上眼罩。比赛用球是质量为 1250 g、周长 76㎝的橡胶球,球上有 8个直径 1㎝的圆孔,里面装有可以发音的铃铛,便于盲人根据铃声判断球路。一方用手投球力图将球滚入对方球门,而对方 3名球员在防守区通过铃声辨别球的位置并阻挡球进入球门,然后进行攻防转换,进球多的一方获胜。

盲人门球运动,主要由运动员依靠球内响铃的声音判断球的方向和位置,因此在比赛过程中,观众应绝对保持安静;在比赛间歇时,如:进球、暂停、中场休息,观众可尽情地为运动员加油喝彩。